8月9日,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在社交媒体发布了一段视频。他身穿军绿色T恤,背后的蓝黄色国旗微微晃动,语气坚定地表示:“乌克兰人不会把土地拱手送给占领者!”这句话迅速传遍全球。几小时前券商按月配资,美国总统特朗普宣布:8月15日将在阿拉斯加的冰原上与俄罗斯总统普京会面,讨论用“领土交换”结束持续三年半的乌克兰战争。
阿拉斯加曾是沙俄殖民时代的旧领土,1867年以720万美元的价格卖给美国。158年后,这片冰原成了决定现代乌克兰命运的新谈判场。特朗普选择此地象征意味十足:远离欧洲大陆,避开国际监督,只留美俄两个大国闭门密谈。
7月底,特朗普派中东特使威特科夫突访莫斯科,带去一个提议:举行美俄乌三方峰会。普京公开质疑泽连斯基的合法性,称其总统任期已过却拒绝选举,“根本不是合法总统”。8月7日,特朗普在白宫面对记者追问时突然改口:“普京不需要先见泽连斯基!下周我就和他谈。”
这一转变让乌克兰陷入被动。此前白宫官员还坚持“普京必须先见泽连斯基”,如今特朗普亲手推翻了前提。克里姆林宫立刻抓住机会,总统助理乌沙科夫证实:俄美正全力筹备阿拉斯加峰会,目标是敲定“乌克兰长期和平方案”。俄常驻联合国代表波利扬斯基直言:“我听说普京要和特朗普会晤,但没安排见泽连斯基。”
泽连斯基连夜联系德国总理梅尔茨、法国总统马克龙以及波兰、立陶宛等十多位欧洲领导人,反复强调:“任何没有乌克兰参与的协议都是无效的!”但特朗普似乎已打定主意。当记者追问领土交换细节时,他只含糊其辞:“我们会收回一些,也会交换一些……让双方都受益。”
彭博社从美俄谈判渠道获知了一份俄方条件清单:乌克兰需永久放弃顿涅茨克、卢甘斯克两州全部主权,承认克里米亚属俄;同时从顿巴斯乌控区(约占两州15%)撤军。作为交换,俄罗斯将停止在赫尔松、扎波罗热的攻势,实现冲突“冻结”。
这份清单直接踩中乌克兰宪法红线。该国宪法第73条规定:领土变更必须经全民公投或最高拉达(议会)批准,总统无权签字割地。这也是泽连斯基敢强硬发声的底气所在。8月9日,他援引宪法条款公开宣示:“关于领土的答案早已写进宪法!没有人能逼我们偏离这一点。”
俄罗斯的实际控制区已占乌克兰领土19%。若接受特朗普推进的方案,乌克兰将失去顿涅茨克州北部的斯洛维扬斯克-康斯坦丁尼夫卡防线——这条由战壕、反坦克壕和雷区构成的堡垒带,三年来成功阻挡了俄军西进。一名乌军第72旅军官在战壕里对记者怒吼:“领土置换?这是敌人重新进攻前的喘息!我们不会拿战友的鲜血和坟墓做交易!”
英国皇家联合服务研究所的乔纳森·埃亚尔分析泽连斯基的处境:“他不能破坏特朗普的倡议,过去几个月他拼命修复与特朗普的关系。如果现在表现出不屑,将面临最糟局面。”
事实上,乌克兰国内对领土让步的态度正在分裂。基辅国际社会学研究所7月民调显示:仍有52%民众反对割让任何土地,“即便战争延长并威胁国家独立”;但支持妥协的比例已从两年前的10%升至38%。在哈尔科夫前线,一名因炮击失去左腿的老兵苦笑:“我的村子在俄占区三年了。如果停火能让我回家,我接受现实。”
泽连斯基的抵抗曾有过唯一一次松动。2024年8月至2025年3月,乌军一度控制俄罗斯库尔斯克州部分边境。当时他私下向美方提议:用库尔斯克的据点交换俄占乌领土。但随着俄军4月夺回库尔斯克,这张牌彻底消失。
特朗普宣布阿拉斯加峰会后,柏林、巴黎、华沙同时响起警报。波兰总理图斯克紧急与泽连斯基通话,随后向媒体透露:“已出现一些迹象,冲突冻结近在咫尺。”但他紧接着强调,泽连斯基对此“非常谨慎”。
8月8日,美欧乌三方官员举行电话会议,提议在阿拉斯加峰会前于英国举行紧急磋商。一名欧洲外交官抱怨:“我们可能连协议草案长什么样都不知道,就被迫接受既成事实。”德国担忧尤为直接——俄罗斯要求乌克兰“中立化”的条款中,包含“限制军队规模”及“禁止接受远程武器”,这将使欧洲东部防线出现真空。
7月中旬,特朗普向普京发出最后通牒:8月8日前必须停火,否则实施“二级制裁”。8月8日大限到来时,白宫却悄悄转移了矛头——宣布对印度加征25%关税,惩罚其购买俄石油。被问及对俄制裁时,特朗普轻描淡写:“一切取决于普京说什么。”
这种反复让俄方更加从容。俄安全会议副主席梅德韦杰夫嘲讽道:“戏剧性的最后通牒?可惜美国连演砸的演员都不如。”普京则在8月7日通过记者放话:“俄美元首会晤地点?阿联酋不错。”——显然是对阿拉斯加选址的试探性反击。
战场上的炮火未因外交博弈停歇。8月9日凌晨,俄军“匕首”高超音速导弹击中第聂伯罗市变电站,全城陷入黑暗。而在基辅总统办公室,泽连斯基彻夜未眠券商按月配资,屏幕上是阿拉斯加安克雷奇市的实时天气:零下1摄氏度,暴风雪预警。
众和策略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