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《大宅门》第二部中,观众见证了两姐妹白慧与白美命运的悲剧交织。她们分别是七爷的孙女银川股票配资,白敬业的两个女儿,彼此性格迥异,命运也各自曲折。
剧中的白美被塑造成一个善良且经历丰富的角色,命运坎坷,历经磨难。而与她形成鲜明对比的是白慧,这个典型的“蛇蝎美人”,她生得天姿国色,家世显赫,若依照传统的婚姻观念,她完全可以依托自己家庭的财富,找到一位门当户对的丈夫,过上平静幸福的生活。然而,白慧却偏偏选择了一条不同的道路。她从不打算结婚,甚至竭力保持着自己的“老姑娘”身份,心里惦记着娘家的财富,最终也没有找到合适的归宿。
白慧的行为乖张,虽然不断换男朋友,内心明了这些男人不过是看中了她的家财。她精明地将自己置于一场“金钱游戏”中,短暂的愉悦之后便毫不犹豫地将这些男人抛弃。她对金钱的渴望已到了无法满足的地步,甚至将家中兄妹本应共享的财富尽数占为己有。在得知自己兄弟因遗产问题而出现“癔症”时,白慧毫不手软,将一张标价“一百万”的标签贴在井边,心机深沉地迫使家人走上绝路。
展开剩余78%而她与白美之间的姐妹情谊,也在金钱面前显得脆弱不堪。当白美经历过精神崩溃,逐渐恢复健康后,她终于找到了一位条件不错的男友,然而,白慧心生嫉妒,竟以白美曾患病的事威胁男友,力图通过勾引手段使这段感情走向破裂,最终把妹妹的幸福毁于一旦。
随着白慧最终霸占了两姐妹的家产,白美几乎落入贫困,最终不得不低头向白慧求助。然而,白慧却无情地拒绝,甚至以冷漠的语气向白美索要那五块钱作为回报,声称自己“用青春换来的钱,岂能轻易分给你?”面对这一切,白美心灰意冷,她买了一把菜刀,夜晚回到家中,忍无可忍之下将母亲和白慧重伤。
然而,白美的死并未使白慧幡然悔悟,她依旧住进医院恢复,未曾料到白美的儿子童大陆会从美国回到中国,寻找母亲的下落。得知母亲已故,童大陆将对母亲的思念倾注在白慧身上,不断为她提供金钱与物资。此时的白慧终于感到深深的愧疚,但她一生的冷酷与自私已然难以改变,最终草草结束了她那一心只为金钱、漠视亲情的生活。
白慧和白美的故事有现实中的原型,她们分别是郭宝昌的养母郭榕嫁给的乐镜宇老先生的亲孙女,名字分别是芹和雯。她们的外貌如花似玉,尤其是妹妹雯,不仅生得美丽,才华横溢,擅长古琴、二胡、钢琴,且声音极具魅力。若能摆脱家庭束缚,走向更广阔的舞台,或许她的才华会得到施展。然而,雯与剧中的白慧一样,迷恋着家中的财富,最终她把自己年轻的岁月虚耗在了对金钱的追求上。
不同于剧中的白慧,现实中的雯并未因妹妹芹的菜刀之举丧命,虽然身体受伤,她依旧坚持对金钱的执念。事与愿违,社会动荡过后,家族的财富被没收,曾依赖家族庇护的少爷小姐们也逐渐被迫下乡。芹的丈夫死于斗争,她被迫迁至乡村,无法适应农村的生活,最终嫁给了当地一名农民。
然而,雯却因需要照顾年老的母亲,得以留在城里。经历了岁月的洗礼,雯与母亲依靠着彼此度过了艰难的岁月。随着国家政策的恢复,雯获得了家族遗产的第一批补偿。1978年,她获得了巨额的存款与物资,这是在当时让人惊叹的财富,足以保证她过上相对富足的生活。
然而,芹此时却从乡下找上了门。她已陷入贫困,急需一笔钱来度过困境。芹向妹妹雯请求帮忙,希望她能从那十一万的补偿中拿出一些。可是,雯却毫不犹豫地拒绝了,甚至只给了她五块钱作为救急。
如同剧中所描绘,芹用菜刀砍伤了雯与母亲,但雯没有死,也未因此觉醒。她继续深陷对金钱的追逐中。此后,随着母亲的去世,雯继续孤独一人度过余生,直至晚年患上肺癌。
芹的儿子则是这个时候来到雯身边,带着对母亲的思念与爱,时常陪她看病,甚至寄钱给她。尽管雯曾为金钱不惜割舍亲情,但在生命的最后阶段,她却得到了曾经伤害过她最深的姐姐的儿子最多的关爱。对此,雯心中滋味复杂。她若曾为姐姐提供帮助,或许一切都会不同:姐姐可能不会早逝,她也能享有陪伴,且未来等儿子归来时,她或许能得到更多经济上的补偿。
然而,雯依旧未能领悟“金钱是身外之物,生死无常”的道理,她的余生充满了对财富的贪婪,最终失去了最宝贵的亲情,过上了孤独而贫乏的晚年。
这个故事在剧中和现实中的变化展示了一个关于金钱、亲情和自私选择的深刻反思。雯的一生,既是财富与家族荣光的象征,也是一种因贪欲与冷漠所带来的惨痛教训。
发布于:山东省众和策略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